关于崇阳县传统手工艺及能工巧匠状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崇阳县传统手工艺及能工巧匠状况的调研报告
崇阳县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会
中华民族传统手工艺,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是农耕文明的重要遗存。巧夺天工的技艺手法,层出不穷的呈现形式,纵使千年流转,依然熠熠生辉。在崇阳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民间手工艺及众多的能工巧匠,作为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源泉和动力,作出了巨大贡献。上世纪五十年代,为我县城乡经济的起步重建,发挥了先行军的作用;八十年代,再创辉煌,成为乡镇企业的主力军。但今天在现代工业的大环境下传统手工艺逐渐被边缘化,能工巧匠群体的价值和作用,也随之被人们所忽视。如何深入有效地发掘传统手工艺对经济社会发展巨大的潜在价值,如何充分发挥能工巧匠的聪明才智,是摆在当今我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层面的一个重要课题。为了一探这些流传久远的民间技艺在崇阳境内的传承与现状,关注这一群体在社会转型中的走向和命运,充分发掘利用其蕴藏的精神力和物质创造力,县经济研究会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走访调研,获得了许多鲜活而珍贵的素材,听到了许多能工巧匠的心声和企盼。现将调研情况简要报告如下。
一、我县传统手工艺的历史绵延和文明遗存
民间手工艺人,在中华文明的积淀流转中,薪火相传,推陈出新,绵延数千年,成为文明史多样性的重要组成元素。民间“九佬十八匠”,即是各行各业手工艺人的俗称。囊括了剃头、补锅、修脚、吹鼓手、阄猪、杀猪、骟牛、打墙、打榨等“九佬”,及金匠、银匠、铜匠、铁匠、锡匠、木匠、雕匠、画匠、弹匠、篾匠、瓦匠、垒匠、鼓匠、伞匠、流匠、皮匠、织布匠、铸造匠、窑匠等数十种手工艺人。
(一)崇阳传统手工艺的千年流传
历史上,崇阳手工艺人植根乡村,游走四方,有工则工,无工则农,处于“半工半农”状态。崇阳工匠以手艺谋生,坚持实用与艺术相统一,技艺和产品讲求实用性,服务于大众百姓,亦追求技艺境界,精雕细刻、精益求精。他们以师承关系为纽带,自成体系,遍布乡埠村落。他们的渊源传承虽多半为口耳相传,亦有从家谱中上溯源头、循谱传习的。如《舒氏族谱》记载:崇阳舒氏木雕历经200多年,其传承发展分为3个阶段,一是形成阶段,明清期间是木雕艺术的一个辉煌时期,经第一代创始人的研创发展,不断壮大。二是发展阶段。晚清至民国时期,形成舒氏木雕“细腻滑润,如闺肤润玉”的风格特色。三是继承创新阶段,近数十年来,崇阳舒氏木雕第八代传承人继承了祖先技艺,且不断拓展创新。
崇阳手工艺人的源流,因缺少文字记述,其历史多不可考,至清同治五年(1866)县志,始略有简述。清代,崇阳乡村,每距五至二十里必有铺市,全境录有44市。乡村集市,是手工艺人聚集交流的重要场所,也是优秀的能工巧匠开设作坊门店,创立品牌口碑之地。
据1991年版《崇阳县志》记载,清末,我县有知名专业手工业者百余人,在县城、白霓、路口、沙坪、桂口、堰市等集镇开设作坊29家,从事铜器、铁器、木器、雨伞、毛笔、火纸、鞭炮等20余种手工产品的生产经营,农村家庭手工业则以纺织、竹篾为主。进入民国时期,手工业生产日渐发达,最盛时全县统计有手工业者3042人,在城镇开设作坊、店铺358家,从业887人,且出现钟表修理、油漆、印染等新兴行业,生产出一些工艺精良、享有声誉的名牌产品。如王天云的刀斧、朱洪元的铜器、桂口的油面、王协和的寸金糖等。
1955年,对城乡手工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把分散的个体手工业者组织起来,形成具有专业性质的集体生产。1956年,全县组成铁业、木业、竹业、缝纫、五金、纺染、砖瓦、综合等34个生产合作社。入社职工1024人。年底,城关镇铁业、木业生产合作社合并为县第一家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崇阳县地方国营农具厂。
改革开放以来,崇阳能工巧匠成为乡镇企业的顶梁柱,白霓的麻花、棕床,沙坪的钒业、工艺折扇和灯笼,天城的毛刷、竹胶板,石城的精制花茶加工,路口的大理石加工、牛羊养殖等等,都是在当地工匠技术基础上建立、发展起来的,也因技术革新或守成,市场开拓与能人支撑等,由工匠到工艺、到产品,相继不绝,部分行业则由传统的手工业向现代工业转型发展。
(二)崇阳传统手工艺遗存的艺术瑰宝。
崇阳两千多年的建县历史,使得这片土地上遗存的文明,具有鲜明的地域多样性、历史传承性、乡土民间性,积淀深厚,价值巨大。其中的手工制造存留下来的文明痕迹和文化符号,更是值得我们骄傲自豪和倍加珍爱。
1、青铜工艺。1977年在大市村出土的崇阳铜鼓,是国内仅存的商代铜鼓。其造型奇伟、纹饰粗疏庄重,质地凝重厚实,横式能左右敲击。通高75.7厘米,重42.5公斤,鼓身作饕餮纹,双目突起,两端饰三周乳钉纹,鼓身下部有铜质方座,中空与鼓腹通,其纹饰风格与鼓身同。据专家鉴定,此为殷商晚期铸造,距今已有三千余年历史。此外,崇阳还出土了春秋青铜礼器,战国青铜剑、汉币、古铜镜等,无不佐证了在崇阳历史上,曾经有过青铜冶炼铸造技术的精湛和成就。
2、建筑艺术。境内古建筑遗址遗存较多,代表了各个时期的风格水平,展现了崇阳建筑工匠的高超技艺。据同治版县志记载:“汉下隽县治位于邑西暇心畈,今沿沟里许,有城址可寻,其东曰东关,西曰西关,南为风城岭,崩处出铠甲戈矛之属,西北泉陂市,遗墟长二里许,弥望皆荒冢,为古达岳州驿路”。南唐时(937-975)县治东迁至天城,历史上九毁九建,康熙十八年(1679)重建,总面积1.06万平方米,有楼、堂、厅、馆及其房屋百余间,旧志谓其“规模直冠武属诸邑”。
宗教寺庙建筑,也体现了匠人的技艺风格。灌溪寺,又名净刹寺,坐落于县城西10多里的寺前,始建于唐初,佛堂、禅院、僧舍占地面积达20余亩,有东库、西庄、花园、劈剑桥、沤麻池等,有田产2583亩,山林3254亩,曾盛极一时。还有始建于唐僖宗乾符年间的岩头寺,唐咸通时期的金界寺,《燃灯录》载为崇阳三祖庭,均规模宏置,佛塔森严,为丛林中不可多得的古寺庙。
沙坪古城的何家大屋,乃制茶集市,几经兴替。于道光二十九年(1849)再次重修,整座屋宇东西长110米,南北宽55米,房高8.9米。有房屋300余间,面积6050平方米。屋内有天井48个,均用青石板铺垫,大小堂屋20多个,弄巷交错,楼楼相通,称“走马楼”。墙骑马头,瓦合鸳鸯,雕梁画栋,规模庞大。
白霓镇虎头冲曾家古民居群,基本形制依然完好。建于清同治四年,大小房屋100多间,曾有48天井,占地万余平方米。保存比较完整的古民居还有路口的舒家大屋,金塘镇的寿昌县苏维埃旧址、天城镇西庄周家、港口的黄泥塘庞家等。
3、水利工程艺术。境内主要遗存为古陂堰,大都凝聚着崇阳工匠的智慧和建筑技艺,有的堪称建筑艺术精品。陂堰的功能主要是蓄水和引水,较为著名的有石枧堰、华陂、远陂、佛图陂、白泉陂、桂泉陂、龙泉堰、乌石堰、台桥堰等。崇阳方言中对陂和堰没有细致的区分,有时还出现在同一名称中,如白霓大市河上的远陂堰。位于高堤河油市、堰下河段的石枧堰规模最宏大,至今保存最完好。其始建年代不详,修缮情况现存有石碑记述。后唐长兴二年(931)整修;宋宝庆二年(1226),用条石与桐油石灰膏砌成石堰。高4.3米,长160米,灌溉田地3700多亩。1959年,堰顶用水泥沙浆砌块石加高至4.5米,长272米,灌溉堰下、内洲等地农田4000余亩。
青山洞堰十分神奇,已被列入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进入青山洞,穹形洞口有一神龛,立有一块爬满青苔的石碑。碑文记载:青山畈地高,自古乘天水。大清同治二年(1864),地方名士甘公魁茂,因入太平军之嫌遁洞。越三年,观洞中泉流高出河面一丈有奇,遂与甘吴二姓头人合议,集民力筑堰洞中,又在峭壁架陶管百丈,引水灌田,造福桑梓。
崇阳多山地,易涝易旱。1949年后,境内大兴水利。现有水渠渡槽50处,其中青山水库配套渡槽8座,以大市、高堤两处最为壮观。大市渡槽,位于青山水库东干渠首32公里的大市村,横跨大市河。由本县技术人员魏怡宗、欧阳勋、曾学维设计。县委常委王文化任指挥长,并组织施工。大拱为等截面悬链线无铰空腹条石拱,拱厚1.46米,宽4米,净跨75.68米,拱顶高程97.53米。小拱26个,每个净跨5米。渡槽全长171米,河床平均高程70米,可过流量6立方米/秒。1975年春动工,1976年6 月竣工。投工4万多个,调集周边石匠100余名,凿制条石36016块,1590立方米,产生了一批名石匠,女石匠。大市渡槽工艺设计大胆,匠心独运,在全国绝无仅有,充分展现了我县工匠的超凡智慧,大市渡槽也因此成为我县砌石工艺作品的里程碑。
雨山垒石梯地,近年因瑶文化遗址调查而引起广泛关注。以雨山村为核心,方圆数平方公里内,依山势盘旋而上,田地边缘皆用块石垒砌,连接村庄的小道,皆用石板铺就。石块大小不一,大的重达几百斤至一吨多,且垒砌十分规整。其功用应主要是为了保持水土和利于耕种。具体建于什么年代,尚待考证,但据当地村民介绍,垒石至少100多年前就已经存在。到过现场的人,无不为之震撼。规模如此浩大的工程,应该经历了很长的建造过程,在那个无机械技术的年代,难以料想古人是如何建造施工的。
4、雕刻艺术。在崇阳城乡,经常可以遇到各个时期精美的雕刻工艺品。崇阳雕刻历史悠久,发端为唐,兴盛于明清,有木雕、石雕、泥雕等多种。雕刻题材内容丰富,多取材于人物、山水、鸟兽、花卉、虫鱼。人物多取材于民间神话、戏曲故事。雕刻工艺讲究“三分下料七分做”“粗中有细,唯细不赋”。崇阳木雕分杂木雕刻和细木雕刻两类,杂木雕刻包括大型佛像、门宇建筑浮雕等建筑装饰木雕;细木雕刻则包括家具雕饰、神像、装饰摆件等器具装饰木雕。路口镇大屋舒家,金塘镇金塘铺、东岳等地的老屋、门楣、横梁等,都存有大批的精美浮雕。
我县的石雕工艺,大多通过房屋建筑、古桥、驿路凉亭、纪念石刻、石碑等载体遗存下来。高品位的古建筑,大多有石门框、石窗、石栏杆,更讲究的高门大户,还有石台阶、石础,或者门前摆有石狮、石鼓和旗杆石、上马石。西庄绳武周家古屋前,现仍置有数个形制巨大的旗杆石。纸棚包家古屋大门上,仍存留“龙图衍庆”四字石刻门楣。
5、造纸工艺。崇阳有史可考的造纸工艺,清代民间以楠竹、稻草、树皮等为原料,进行沤渍水碓造纸。同治县志记载:“石坑出者可印书,南山出斗笠纸,最贱为草纸,出不一处”。主要遗址有白霓纸棚、路口板坑、港口东堡、肖岭星桥、天城洪下等地。产品有毛边纸、山羊纸、火纸、鞭炮纸、包装纸等。
纸棚村曾经盛产香末和火纸。明清时期,从倒泉岭顺坡而下,数个村庄皆以生产香末为业,制备香末的工艺,主要以松树和楠竹的碎料,加入柏树粉、檀木粉、香木粉、松叶、松果壳、木梓壳粉等,经水碓舂捣研磨而成,具有各种奇妙独特的自然香味。
清顺治年间,咸宁人氏王耀南迁居卓家嘴。王本为手工造纸世家,在卓家嘴落业后,在双泉冲开设了第一家水力制纸作坊,他家因此被当地乡邻称为纸铺。王耀南纸铺的产品主要是以楠竹为主料,辅以黄荆藤皮、构树皮为经纬的山羊纸、火纸。当时的制纸工艺非常讲究,主要工艺流程有劈麻、腌麻、打碓、踩槽、划槽、抄浆、吊干榨和牵纸等8道。王氏火纸技法炉火纯青,所制纸品色泽淡黄,韧性足,透着纯净的竹香,燃烧后灰烬呈粉白色,品相上佳。周边的商户、村民,见王氏纸坊逐渐红火,效益远超香末制造业,便纷纷加入火纸业。鼎盛时期,起于双泉坪,沿纸棚港河岸建有20多座水碓,几十栋槽屋,数里长的腌麻池。因碓屋、槽屋皆为冬茅覆顶的竹棚,那一带便以纸棚相称。由此形成一条经东泉岭至赤壁随阳的古驿道,所产火纸及其它物产,经由赤壁以舟楫载抵汉口。大白纸棚的火纸业,历360余年而不衰,留下了不少古老的造纸文化遗迹和传说,使纸棚村得以顺利入选湖北省传统村落名录。
6、制茶工艺。崇阳制茶工艺起于晋唐,初盛于宋,元明稍衰,清末民初鼎盛,抗战时期衰败,1949年后逐渐恢复。古万里茶道上的崇阳大沙坪,茶史上曾与赤壁羊楼洞齐名。当时知县高佐庭在《崇阳县志》(同治五年版)序言中写道:“近来崇之为利,则在红茶……今红茶行,而各省之商至矣,外国之商至矣……每当暮春谷雨后,茶庄盛开,邑之男女以茶为业,或采或贩,或挑或拣,以及车夫舟子,缗之所入,岁以万计。茶又不宜于旷野平原,而宜于高山峻岭、崎岖硗埆,将来开垦种植,数千年不毛之地,皆为利薮。复又贡献不及,赋税不增;植茶之利,数倍稼穑,贫转富,富愈富。设今日乖崖宰此,仍以拔茶之政行之,民之乐从与否,未可知也!”
《崇阳县志》(同治五年版)关于茶事亦有如下记载:“龙泉山产茶味美。今四山俱种,山民藉以为业。往年茶皆西客买于蒲邑之羊楼洞,延及邑西沙坪,其制采粗叶入锅火焙,置布袋揉成,收者贮用竹篓,稍粗者入甑蒸软,取稍细之叶洒面压成茶砖,贮以竹箱,贩往西北口外,名黑茶。道光季年,粤商买茶,其制采细叶曝日中,揉之,不用火焙,阴雨则以炭焙干。收时碎成末,贮以枫柳木作箱,外裹锡皮,往外洋卖之。各红茶箱皆用印锡,以嘉名茶,出山则香,俗呼‘离乡(香)草’”。《中国名茶》(庄晚芳等著)一书中记载:湖北除生产边销的老青茶等茶叶外,还出产过“崇阳小港毛尖”等名茶。小港毛尖经手工精制,外形紧细均匀,白绒初露,汤色翠绿,清香淡雅,味爽甘甜。产于宋代的崇阳龙泉山一带,以经小港集结加工、水运外域而统名,成为历史名茶。
7、特色饮食制作工艺。崇阳地处长江南岸,鄂湘赣三省边界之地,在生活饮食方面,保存了许多传统特色制作工艺,与风味饮食密切相关的主要有煮酒、熬糖、线苕粉等。
崇阳人祖祖辈辈以来,喜爱自酿米酒、谷酒。酿造工艺历经数百年,流传至今。崇阳米酒,俗称“生熬酒”,进口绵和,后劲十足,享誉鄂南。主要工序有:备料、煮饭、上甑、出甑、试温、下曲、进缸、下小水、放酒、押酒等上十道工序。独具特色的路口泥坛酒,其制作工艺则又有所不同,所用酒曲中加入了马头蒿、铁马鞭等10余种中草药。酒饭发酵时,用小口泥坛密封3-5天,开坛加水至坛口搅匀,并用稀泥将坛口密封。夏季封存15天,春秋季封存30天,方可开坛取糟蒸煮熬酒。押酒时,以25千克米酒兑5千克糯米甜酒糟,并加入少量的新鲜猪油和0.5千克石冰糖,用稀泥密封盛酒坛口,数月后才开坛饮用。其酒色浓亮,液可牵丝,酒气醇香,酒味绵长。在配制过程中,因数次用泥巴密封坛口,故称“泥坛酒”。民间有“喝泥坛酒,当时不醉,醉了三天不醒”之说,惹得许多酒中豪客中招。煮酒原料如用新鲜稻谷,则香味浓进口烈;如用优质糯米,则酒性绵软香甜。知名的有谢家坳的糯米甜酒和甜糟,还有原县副食品公司的“崇花春”糯米酒,作为手工酿酒的代表品牌,影响遍及省内外。经过悠久的制酒技艺积累,诞生于原崇阳县酒厂的“崇阳大曲”,曾被评为湖北优质名酒。
崇阳土法制糖也一直盛行,只是到了近二十年才退出农家生活。熬糖所用原料不同,名称则不同,如用红苕,则称苕糖,如用大米,则称打糖或麦芽糖。主要工序有:备料、生麦芽、蒸煮、加入碎麦芽及少许石膏搅拌、二次蒸煮、过滤、熬制等。崇阳农村因山地多,主粮少、杂粮多,熬制的苕糖占多数。过去的乡村,时常可见“鸡毛换糖”的景象。
苕线粉制作,在我县农村至今十分普遍。主要工序包括:磨苕、洗粉、晒粉、线粉、晾粉等。重点环节在于线粉。崇阳方言在这里将“线”借作动词。线粉时,一般选择冬季晴好天气,大霜、大冻天气更佳。将筛净的干苕粉15千克装入大号盆内,从中取2.5千克干粉加入明矾0.15千克放入另一小盆,用少量冷水调匀,加入适量开水冲制成稀糊状,俗称“打芡”。趁芡未凉慢慢加入大盆中,搅匀成不沾手的浓糊状。选两锅一桶的灶台,均盛八成干净水,将第一口锅的水烧开,由线粉师傅用专用12眼木瓢,装入调制好的芡料,用力击打,挤成线状,不断漏入开水锅中,待煮浮后捞出,经中锅、木桶冷却,即可进行晾晒。境内知名的石城铜盆粉,则以铜盘盛浆料,沉入开水锅中煮熟,出锅晾至半干,再切丝彻底晒干,形状为方形条状,风味独特。
这几种产品制作,工序繁复,包含了一定的技艺。若要制作优质上品,必须请技艺高超、手法娴熟的师傅来主持操作。一般每个村湾都有几名得到乡邻认可的师傅,请他们来帮忙制作,有的收取少量的劳务费,有的则纯粹为亲友做义工。
二、我县手工艺在当代的成就及面临的困难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崇阳手工艺迎来了一个黄金发展期。部分资源深加工型、日用实用型、艺术鉴赏型手工艺,在与现代工业文明的融合中,得到了创新和发展壮大,但也因受到大工业生产规模和效率的冲击,处境艰难。
(一)实用工艺 朝产业化方向迈进
在农耕经济向现代工业经济转型的大潮中,这部分手工艺适应时代变化,追赶市场经济脚步,在承传上一代技艺的同时,努力革新创造,带着精品闯市场,形成了生命力强大的产业。
1、小麻花搓出大产业。麻花是崇阳传统美食,生产历史600余年,历史上白霓桥石板街铺面密集,曾经是名噪一时的制作麻花、馓子、京果、雪枣等传统小食品一条街。1996年,引入现代企业经营理念的众望公司成立,生产众望牌小麻花、京果等系列品种,配方独特,工艺精良,检测手段完备,倍受消费者欢迎,产品畅销国内知名商市卖场,远销美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东南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众望牌商标,自2002年起多年获湖北省著名商标称号;2009年获得IS0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和HACCP质量管理体系认证;2013年荣获中国驰名商标称号。
此期间创立并出名的还有:君欢食品有限公司(1993年成立),富得利食品厂(2001年成立),三普科工贸有限公司(2008年成立),这些企业,都是在古法精制的基础上,探索创新,生产出不同风味的麻花产品。如富得利研制出芝麻味、芝麻奶油味、海苔味、葱油味、鸡汁味等多个品种,三普科工贸则将蜂蜜加入配料,研发新品蜂蜜小麻花,以其独特的香脆口感,连续多年享誉全国糖酒会。崇阳麻花与雷竹笋、野桂花蜜、金沙辣椒等,以其地方特色,获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名录。
2、土法炼钒工艺孕育出“中国钒业之乡” 。崇阳钒业起步较早,从手工操作,土法炼钒,污染严重,到技术升级,达标生产,再到转型深加工,形成产业链,经历了艰难曲折的探索和拚搏,闯出了一条不寻常的发展之路,也锻造了一支闯荡全国的产业大军。鼎盛时期,有数万人从业,现在仍有千余人常年在外,从事钒业技术指导及其产品贸易,从业足迹和销售渠道遍布全国各地。据不完全统计,通过县内平台和渠道,每年购进和经销五氧化二钒、偏钒酸铵、钒铁合金等万吨以上,崇阳一度成为华中地区钒产品交易量最大的集散地,以及钒产品最完备的深加工基地。国内知名的钒业、化工网站都有大量崇阳钒业信息,崇阳钒业与攀钢、承钢钒业形成三足鼎立之势,崇阳钒价成为国内钒价的重要风向标之一。
3、画扇灯笼工艺实现华丽转身。 民间纸扎工艺在我县历史悠久,从节庆纸扎灯具到油纸伞,曾广泛流传于民间,既具玩赏性,又具实用性。其中,沙坪纸扎工艺画代有流传,乡土画家人才辈出。1980年,擅长绘画的何流海出任沙坪工艺扇厂厂长,1984年广交会上,何流海当场作画,赢得客商喝采,广交会上沙坪工艺扇一展成名,产品远销美国、日本、新加坡、香港等28个国家和地区,成为沙坪镇第一家出口创汇的乡镇企业。时代更替,工艺扇制作因一度效益低下而退出沙坪。但沙坪人的才艺巧思并没有消失,几经探求,制扇人实现华丽转身,由制作折扇转而制作工艺灯笼,产品再度俏销海外。如今主要有银丰工艺厂、中宇工艺有限公司。灯笼制作技师洪秀华,共设计工艺灯笼样式达3万多种,一人获专利几十项。
4、制茶工艺创效一度占据乡镇企业的半壁江山。制茶手工操作,经过了非常漫长的时期,1949年之后,机械制茶才日渐兴起。改革开放后,崇阳各种茶叶的制作,分别经过手工、机械或机械加手工完成,名优茶也借助于机械完成部分工序。一款名茶往往经过十几二十几道工序才能完成制作,有的名茶在研制中,大胆引进其他名茶工艺,经过改造创新而形成。如原桂花茶场的“西厢碧玉簪”、跑马岭茶场的“霜峰剑”、鸡鸣峰茶场的“剑春”等,就借鉴引进了西湖龙井的“抖、压、扣、磨”等工艺,小港毛尖的工艺恢复也借助了碧螺春、信阳毛尖的工序流程。
崇阳名优茶,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是国内的重要品牌之一,创造了辉煌的历史,获得了很多荣誉,亦是我县的经济支柱产业之一。“西厢碧玉簪”茶,1989年起,连续四年被评为省农业厅优质名茶;1991年荣获湖北省政府优质产品证书。“霜峰剑”茶,1998年获陆羽杯特等奖。小港毛尖茶,1989年获陆羽杯奖,1991年获湖北省优质产品证书。大桥茶场率先引进红外线烘焙工艺,生产的铜鼎剑春绿茶,质优价廉,深受本地消费市场欢迎。“剑春”茶,1991年获湖北省优质产品证书,1998年获陆羽杯金奖。还有银毫、眉茶、仿龙井等一批手工艺茶获得过咸宁市优质产品称号。
1980年代初,全县有茶场258个,其中,国营3个、乡镇25个、村办140个、校办90个,茶叶专业村1个(双港公社赶龙村)。1982年,全县茶园面积4.82万亩,产量1172.75吨,县成立茶工商总公司,负责茶叶生产、收购、销售,当年上缴税金97.5万元,为我县茶产业发展的又一个峰值期。此后,经历了市场滞销、病虫害冲击,以及改种雷竹等因素影响,我县茶产业经历了很大的波动起伏。1998年,开始毁茶栽竹,县直、乡村、学校茶场多数改栽雷竹,茶园面积逐年减少。2005年,全县仅有茶场25个,茶园面积1.23万亩,年产茶叶520吨。
近年来,崇阳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复兴茶产业,茶园面积再一次发展到8.1万亩。有代表性的青港公司的白茶、黄茶,森旺公司的绿茶、白茶,力沃公司的甜茶、老青砖,大市茶场的“芽旗香”绿茶,绿谷公司的绿茶、白茶等,在国家、省农博会和茶博会上获得过不少奖项,成为新的名优茶,推动了崇阳制茶工艺的创新发展。
(二)赏玩工艺名家名作不断涌现
1、花木盆景名师名品迭出。 盆景乃浓缩的山水,方寸天地,审美与技艺高度融合。崇阳山水雄奇,花木种类繁多,为盆景艺术的生长提供了沃土。县内有一大批盆景制作者醉心于盆景艺术,有的数十年将心血溶于盆景搜集、加工、栽培、管理之中,因而崇阳盆景艺术享誉鄂南,名师名品迭出,多次参展,载誉而归。县工商银行原工会主席孙胜望,转业军人出身,1987年开始爱好盆景艺术,此后一直痴迷盆景制作,他微信号取名“忠诚仆人”,寓意为其盆景的仆人,用仆人对主人的情怀打造作品,他的盆景既有传承又有创新,好像有呼吸有灵魂的精灵。现保存有千余件作品,先后获国家级展览会一、二、三等奖14次,有40多篇相关文章在报刊上发表。2017年,孙胜望成为中国高级盆景艺术师,当选中国盆景艺术家协会理事、咸宁市盆景协会副会长。
2、雕刻艺术方兴未艾。 改革开放以来,崇阳木雕艺术加快了与各地木雕流派的融合,如泉州木雕、东阳木雕、乐清黄杨木雕,以及通山木雕。崇阳木雕在传统工艺上有了很大的发展,已入选崇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舒氏木雕工艺为崇阳木雕行业的杰出代表,现有在世传承人主要为第八代舒宇阳、第九代舒坦。三山人刘明华自学雕刻、盆景工艺,20年来,刀不离手,勤奋不辍,制作出大量的根雕作品,在省市多次获奖。2017年受聘为嘉鱼县“二乔家常年文化艺术顾问”;2019年获历晨网络年度“德艺双馨”艺术家一等奖;在2019年“湖北工匠杯”暨湖北省民间工艺技能大赛中荣获根雕竞赛项目铜奖。还有高枧民间艺人廖佛送的根雕,在县内也颇有名气。
石雕工艺传承较好的当属大市村,鼎盛时期有石匠近百人。大市渡槽建筑用石,全部由当地石匠手工开凿制成。矗立于月山半坡的渡槽纪念亭,整体用石材建成,其上的文字、花鸟图案非常精美。近两年,大市的石雕工艺有所恢复,新建的石雕工艺厂已经开工生产,其仿制的石鼓、十二兽首,工艺考究,栩栩如生。
3、提琴制作代有传承 。崇阳提琴制作技艺,伴随着提琴戏的流传,延续至今。据清姚燮著《今乐考证》载:提琴起源于明神庙间,有云间冯行人使王府,赐赠以乐器,其一即物也。但当时携归,不知所用。其制以花梨为干,饰以象齿,而龙其首,有两弦从龙口中出,复缀以蛇皮,加以三弦,然而较小,其外观则另有鬃弦绊曲木,有似张弓。众睐其名。太仓乐师杨伴修能识古乐器,一见曲曰“此提琴也”。崇阳提琴制作始于清,从第一代传至第五代,已入选崇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天城肥塘人任子文,由一个乡间木匠、雕匠到制作乐器的国家级民间工艺大师,走过了一条由痴迷到精湛的技艺探索之路。他制作的崇阳提琴、西式小提琴皆为精品,很多演奏家、爱好者,慕名登门观摩求购。
(三)服务技艺职业含金量与日俱增
1、饮食制作职业走上台面。在现代生活中,人们对健康营养和美食的追捧,使得厨师技能越来越受到关注。崇阳厨师告别乡村,开拓了广阔的职业前景。他们在传承中不断创新,打造舌尖上的崇阳之美,使“吃在崇阳”成为一张名片,受到美食家和大众的青睐。目前,崇阳厨师协会在册会员168人,会员单位23家,高级技师(中式烹调一级)38人,庞建新、陈英舟、魏仁光、曾会清、庞建军、余文庆成为注册中国烹饪大师,谭恩章为注册中国烹饪名师。近年来,这些烹饪大师多次在国家烹饪大赛上获奖,谭厨当家的“黑猪肉烧雷竹笋”获舌尖上的味道“一城一品”殊荣,并被编入“中国楚菜大典”。碧芸天酒店行政总厨庞敏珠,2018年获“中式烹调一级”技术职称,被评为崇阳县首届“天城工匠”,其主要作品有“山里人”牛排、干锅鱼、水晶才鱼。
2、豆制品技艺驰名鄂南。豆制品主要包括豆腐、豆浆、千张、干子,豆油皮、炸豆腐等,是大众餐饮美食。崇阳豆腐制作等传统技术,源远流长,现在亦遍布城乡。驰名的有,白霓的豆腐、千张,金塘、高枧的炸豆腐、干子、豆豉等。白霓人黄童良在白霓集镇制作经营豆制品20多年,已注册成立湖北乐小脆食品有限公司,实现了从小作坊到流水线生产的升级转型。近两年,高枧的豆制品行业在脱贫攻坚战中崭露头角,声名鹊起,中山村豆制品乡村古街,生态环境优美,水质、空气和原料俱佳,所售产品品质上乘,风格独特,吸引了许多远近的观光购物游客。
3、美容美发沐足站位时尚前沿。理发,旧时称为顶上技艺、毫末功夫。在当代,理发的内涵和外延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成为人们提高生活品位的美业。崇阳理发师在承传老一辈传统技艺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实现了从理发——美容美发——形象设计——康体养生的时代跨越。过去的剃头挑子一去不复返,如今遍布大街小巷的是形象设计康养中心,县城较有名气的品牌有绿洲、牵手、经典、新海岸等。从业者通过加强学习,不断提升,剃头匠已成为发型师、创意总监、公司老总等。尚美美容美发店的王三军早期进入日本山岛文夫美容美发学院进修,2012年回崇创业;2018年入选咸宁市年度“五星级门店”;2019年入选首届“天城工匠”。绿洲美发1992年开店,2008年加盟水晶之恋,现在咸宁市内有5家连锁店,其连锁规模还在扩展,该店创意总监熊艺技艺超群,剪头发价格168元/个,且要提前一个星期预约。
足浴行业,则是从过去的修脚行当中派生、受到城市市民喜爱的新兴服务业。在崇阳的发展历史不是很长,但很有生命力和市场前景。目前,全县已经发展到50多家,从业人员千余人。较有规模、经营良好的足浴场所,有爱养生、华逸、景阳等。
(四)文武医道彰显崇山隽水灵秀
1、民间艺术璀璨纷呈。崇阳盆地独特的地貌气候,孕育出崇阳子民崇文尚武的性格特质,民间文学、民间音乐、传统戏剧、民间中草药、民间武艺等,积淀深厚,代有传人。铁匠诗人陈瑞兆行走乡间,在打铁营生之余,采集创作了《双合莲》《钟九闹漕》等不朽诗篇,成为汉民族长篇叙事诗的瑰宝,可以与汉乐府《孔雀东南飞》相媲美。在崇阳城乡广为流传的提琴戏,2000年被纳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相传宋代诗坛巨擘黄庭坚,少年时曾在金城书院读书,留下金城墨沼的佳话。
崇阳历来有挂中堂画、贴春联、喜庆联的风俗传统,相应地就产生了许多民间书画艺人。其中技艺精湛者,渐成名家。雷世纲、吴象甫、黄金文、沈桂林等,均为书法界杰出名家。中国老年书画协会会员,沙坪人沈辉,善画人物、山水,工笔、写意技法娴熟,一生醉心于绘画,被誉为崇阳草根画作大师。崇阳老年诗词书画协会成立多年,一大批老年诗词书画爱好者,老有所乐,潜心创作,笔耕不辍,为崇阳地域文化增添了光彩。
2、民间武术大放异彩。古时崇阳为三苗之地,尚武成风。史料记载,唐时有伏虎禅师寺。至清末民初,战乱频仍,出于强身健体,保家卫国的需要,崇阳尚武之风更盛,习武成为一种技艺,往往与治疗跌打损伤相结合。时至近代,崇阳拳师融合少林、武当、峨眉派武术,自创矮庄拳,入选县级非遗。据崇阳汪氏族谱记载,1928年,大路汪家汪海澄参加在天津举办的全国国术比赛,获第37名,受聘为国民党第19军军事教官,一年后到武汉大学任国术教师,直到退休回籍。崇阳武术界名师舒子航17岁考入黄埔军校,1929年在天津国术比赛中荣获霹雳拳金盾奖,后在崇阳习武授徒,颇有建树。其弟子汪吉刚既教授武术,又兼行民间医道,亦为全县武术界名人。
上世纪80年代,崇阳开办文武学校,为国家造就了大批武术人才。近几年来,崇阳武术再次悄然复兴。自崇阳武术协会成立以来,全县习武人数逾万人,协会代表崇阳派出选手参加国内外大赛,多次捧回大奖。
3、民间医药经久不衰。崇阳民间医药历史悠久,1917年始有西医药,但仍以中医药为主。虽历经时势变迁,许多疗效奇特的民间医药,仍然被百姓所看重。如路口王炳辉、王楚良父子的损伤接骨,白霓程北海的淋巴肿毒治疗,华陂张清还的肾病结石治疗,乌龟石陈亚民、青山蔡墩邓林山的烧烫伤方,大脚山卢英莲的妇科方,大塘村医杨秋霞的蛇医蛇药,均承传至今,口碑良好。又如青山吴理生的汤泼雪古法针灸,源于重庆南温泉仙女洞的老和尚照金法师,青山镇人吴理生于1948年与照金法师奇遇,被其纳为关门弟子,得授秘传。汤泼雪古法针灸源于《黄帝内经》,对于穴位的把握、补泻的手法、针下的得气、配穴的原则匀有独特的的传承,展现出“针灸治百病”的功效。1950年,吴理生在县城南门外开设诊所行医。1953年,获原政务院参事室吴藻溪亲撰的“吴理生万病一针”牌匾。2017年12月,吴理生针炙技法的传人吴楚望等3人,受邀到北京大学,参与了汤泼雪古法针灸专题讲座活动。
地处北纬29度的崇阳,被誉为天然药库。1986年经过全县普查,查实境内野生药材118个科、571种,亦有多品种的人工栽培药材。主要有乌药、柴胡、川芎、黄精、白芨、栀子、杜仲、丹参、天麻等。伴随着民间中药材的采集、种植,中草药加工炮制技艺也得以传承。中药炮制方法主要有水制法、火制法,及制霜、发酵、发芽、水飞等其他方法。中药炮制可以使药物更加纯净、佐制药物的药性、去除异味、改变药效、防止虫蛀、利于收藏、减弱或增强药物的毒性或烈性等。2005年,全县野生药材收购量为765吨。近几年来,人工栽培药材得到较大发展,特别是黄精、白芨、白术、栀子、芍药、金银花、菊花、葛根、杜仲等品种的种植,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涌现出一批专业种植大户,亦成为脱贫攻坚产业扶持的重要选项。以熊银德为法人代表的湖北领康中药材有限公司,是我县迅速成长的中药材行业的龙头企业。在品种开发、技术示范、产品加工、市场经营等诸多环节不断探索,培养了大批种植能手和技术指导人才,规模日益扩大,形成了较为完备的产业链。目前,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达3.39万亩,种植农户1200多户,从业人员超过5000人,中药材种植经营专业合作组织35家。我县正在谋划中药材深加工项目,加工生产地道药材,建设产、加、销产业链。
(五)遭遇冲击处境尴尬的现状
发展转型、文化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都在剧烈变化,许多传统手工艺正从人们的生活中悄然消失。曾经在崇阳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有过辉煌成就的手工艺人群体,今天也遇到了诸多的思想困惑和生存难题。有的能工巧匠从工业化的夹缝中寻找到了生机,更多的人却陷入了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困境。在手工艺日渐式微中,相当多的历史作品缺乏保护,市场培育不全,工艺水准提升不快,传统工艺和艺术人才缺乏根基存量,协会组织松散,服务功能不健全。能工巧匠们的生存艰辛、从业艺人面临断层、后继乏人的问题十分突出。
究其原因:一是遭遇大机器流水线生产冲击碾压,生产规模小、效率低、效益差,难以进入社会再生产的良性发展轨道,逐渐失去市场竞争力。二是一段时间以来的文化不自信,使得很多人认为手工艺品比较土,不够洋气,没有品位,因而受到大众消费的冷落。三是乡村人才迁移流出,对手工艺人的评价、评级没有形成持续性,导致年青人宁愿外出务工经商,不愿意拜师学艺,难以找到有潜质的继承者。如雕刻家刘明华对后继乏人深感忧虑,他表示只要有人愿意学习,不收学费。刘有个徒弟,3年学艺期满后,安排在他的工作室上班,月薪可达9000元。四是正面引导扶持不够,政府层面、社会层面还没有对传统手工艺给予足够的关注和重视,在资源、资金和宣传等方面投入较少。
值得欣慰的是,近些年来,针对县内手工艺人面临的难题和困惑,县委县政府及相关部门做了不少工作,也采取了许多措施予以支持。咸宁市委常委、县委书记杭莺多次到乡镇调研,登门探访看望民间工匠艺人;县长郑俊华对书画界、武术界、厨艺界等予以重点关注。今年8月,县总工会、县妇联、共青团县委、县融媒体中心等单位,在大集广场举办大型厨艺比赛,县长郑俊华亲自参加并上台颁奖,进一步激发了崇阳厨师的职业荣誉感和敬业精神,在全县反响热烈。崇阳厨师、康养总监的不断涌现,为服务行业与时俱进树立了典范。民政、文联、文旅部门对各类手工艺协会给予引导帮助,开展了挂牌保护、抢救性保护濒危文化遗存等系列措施。如金塘镇卢家大屋、白霓虎头冲曾家老屋、刘光前故居等古民居,政府都在修缮保护方面予以了很大支持。涉农部门组织农产品加工企业或专业户,参加各类农博会、展销会,助推了我县手工艺走出崇阳。县职业技术学校及龙翔技校开设多种职业培训班,培训社会广泛需求的职业技能操作人才。2019年,我县开展了首届“天城工匠”评选活动,经过申报、评审,评选出12位“天城工匠”,在全县树立民间能工巧匠典范。
纵观我县传统手工艺,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在五十年代乃至八、九十年代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我县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宝贵的贡献。对其在社会转型发展中,面临被边缘化的趋向,虽然县委县政府给予了高度重视,相关部门也做了不少的保护和扶持工作。但总的看来,因为这些措施还没有在制度层面形成规范,在实施过程中也缺乏连贯性、持续性,难以从根本上解决我县手工艺人和手工艺产业的困难处境。我们有必要以更长远的视野,采取更系列化的举措,来保护、扶持和发扬传统手工艺,为能工巧匠群体弘扬新时代工匠精神创造条件,以继承手工艺历史传统,极大地丰富社会产品,拓展群众就业门路,助力乡村振兴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三、力促传统手工艺回归复兴 走进新时代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促进传统工艺的复兴发展,不仅能够创造大量物质财富,同时也有利于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修复民间艺术生态,留存工艺匠心,守望乡愁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我们应通过“政府搭台、协会唱戏、市场运作”等模式,引导传统手工艺在传承中主动转型升级,逐步建立完善从生产基地到制作加工到市场营销的产业链条,加快崇阳手工艺与市场接轨步伐,增强崇阳工匠信心,扩大手工艺产业前景,实现传统工艺复兴,创造更大的社会价值,使之成为我县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一)坚持传承保护与转型升级并重
传统手工艺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以其悠久的历史、精湛的技艺、丰富的门类蜚声海内外。传统手工艺产品,几千年来,始终是代表中华民族的一大特色产业,之所以能够流传到今天,自有其独特的存在价值。我们要保持民间手工艺的生命力长盛不衰,就必须跟随时代的节拍起舞,让传统手工艺产品融合现代审美观,在人们的怀旧情结中展现新姿,满足现代人对绿色消费和高质量生活的需求,在传承保护中,加速实现转型升级。
1、弘扬民间手工艺人的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是一种严谨认真、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勇于创新的精神。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弘扬工匠精神。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弘扬科学精神和工匠精神”。在新时代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对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具有重要意义。《诗经》中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反映的就是古代工匠在切割、打磨、雕刻玉器等时精益求精、反复琢磨的工作态度。要在全社会倡导培养尊崇工匠精神的社会风尚,激发各个层面的创新活力,创造更多的精品名牌,加快手工艺制造业的升级换代。
2、充分挖掘传统手工艺的宝贵价值。我们认为,其主要的价值包含三个方面。一是蕴含地域特征标识的价值。传统手工艺,立足于当地的资源秉赋、区位条件、生活习俗、能工巧匠的传承等,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构成了地域文化的重要元素和标识。这种价值的特异性,映射出不同的区域特质景象,给地域文化增添了无穷的魅力,促使人们有了彼此了解交流的欲望,将对当地的旅游、文化,乃至经济的发展产生强大的推动力。二是助力乡村振兴的价值。乡村振兴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整合各方力量,集合各类资源,补齐短板,达到整体强盛的目标。手工艺人在乡村分布广泛,与大众日常生活联系密切,既为群众提供便捷服务和实用产品,又带动周边经济物产交流。尤其是能工巧匠,不少都是有名望的乡村贤达,有较强的影响力。借助和发掘能工巧匠的力量,对村级产业的培育扩展、乡村人才的回归、乡村文化的复兴,以及地域品牌知名度的提升等,都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且有十分经济的效价比。三是满足高质量物质文化需求的价值。手工艺产品,是以手工制作为主,有的辅助以现代技术工具。这样的产品,每一件都几乎是独一无二的,既具有实用性,更包含了丰富的艺术审美价值,是现代工业产品的有益补充。从现代消费习性分析,随着供给侧物质产品极大的丰富,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新潮消费者由从众心理到追求独特风格,追求艺术品位,追求低碳生活,消费市场变得更加多样化。手工艺品恰恰能够填补大流水线产品的缺憾,以其创造性、唯一性、文化性满足消费市场各类人群的个性化需求。
3、要在传承保护中转型创新。对独特的、精湛的民间手工工艺,要在重点保护和传承其核心技艺和价值的同时,鼓励他们主动适应时代的转型发展,在艺术上要对接现代人的审美情趣,在实用性上要满足现代人追求绿色、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既要注重产品和服务技艺的原生态、原汁原味、独一无二等内在品质,又要利用现代科技,采用现代工艺和工具,提高劳动效率,从而实现传统手工艺的独特魅力和发展竞争力的高度融合,保持其创新不竭的内生动力。
(二)加大政策扶持 引导有序发展
1、加强对各类协会的组织指导。开展县内能工巧匠信息普查,资料搜集工作,逐步建立较为完备的能工巧匠信息库、人才库。引导民间协会增强功能,积极作为。开展发掘崇阳各种民间工艺思想文化内涵和艺术特色的研讨活动,推进史料整理、理论研究的深入。如崇阳武术协会正在编写《崇阳武术志》,有关部门应予以支持,在技术上给予指导,经费上给予补贴,提高编修质量和价值。
2、鼓励手工艺向产业化方向发展。对已形成产业及具有形成产业潜质的手工工艺,在制作经营场所、办证、对外交流方面,提供优惠便捷服务。规划建设民间工艺产业观光园,逐步将成型的工艺品转入园内,集生产制作、展览观光、市场营销于一体。要象关心小微企业一样,给予企业规划指导、金融信贷等方面的支持。如对入选地理标志产品、有鲜明地域特征的道地物产,要重点支持其发展壮大,带动地域经济发展,增添财政活力。
3、营造良性发展环境。县政府对民间手工艺的扶持发展,要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要对即将失传的民间手工艺,以及濒危的物质文明遗存,予以抢救性的保护。对于一时难以开发利用的遗址、遗存,也要采取适当维护措施,使之保持原貌原状。以公助民办的形式,举办主题节庆及竞赛活动,增大公共媒体宣传力度。如通过有偿服务的形式,逐步让花木盆景、雕刻艺术品进公园、学校、机关、企业、旅游景点,为美丽崇阳幸福家园锦上添花。定期组织举办工艺作品展览,将崇阳的工匠作品展现在世人面前,推向更广阔的市场。
(三)加强人才智力支持 培育壮大能工巧匠群体
借助3条途径,开阔手工艺人群体的视野,博采众长,提升技艺,输送新鲜血液和人才。
1、职业学校批量培养。在办学理念上,要把职业学校当作培养新型能工巧匠的摇篮;在师资配置上,要有一批研究传统手工艺的专任教师,也可以聘请民间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在专业开设上,要增加地方特色,设置与崇阳传统技艺相关的专业班或专业课程。开辟第二课堂,成立特色工艺兴趣小组,组织学生们到大师工作室、到工艺车间实地参观学习,请知名工匠现场授课。用优秀工匠成果诱发青少年的好奇心,提高鉴赏水平,开发智慧创意,引导他们热爱传统工艺,钻研手工工艺,成为视野开阔的新一代工匠。
2、行业协会短期培养。可学习德国、日本等先进经验,逐步实行政府购买培训专题、协会组织实施运作的办法,引导协会主动运作,举办研修、观摩、讲座等活动。加强协会间的横向切磋交流,促进行业整体技艺创新升级。认真做好牵线搭桥的工作,为会员外出深造提供机会,不断提升会员素质和技能。发挥协会联系面广的功能,关注相关职场用工招聘动态,加强职业供求信息收集传递,帮助会员获得更多的创业、就业机会。
3、工匠大师定向培养。面向手工艺人开展评价、评级,设立奖励机制,达到国家大师级的能工巧匠,享受县政府的特殊津贴,提高能工巧匠的荣誉感,增强社会对民间工艺传承人的辨识度和公信度。对大师级传承人,颁发专业证书,创建大师工作室,由政府资金给予奖励和补贴,树立大师品牌。鼓励有影响力和带动力的工匠大师,总结提炼其技艺精华,消除行规陋习,主动收徒传艺,培养后续人才,逐步解决人才断层的问题,促进创新发展。
(四)充分挖掘潜力 助推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
1、充分发挥助力转型发展的作用。当前我县正面临着转型发展、换道超车的重大机遇和重要课题。要做好转型发展这张答卷,必须集思广益,广开民智,汇聚全社会的力量,而民间手工艺及能工巧匠恰不失为一个非常有潜力、有前景的载体和群体。要充分调动这一群体的积极性、创造性,让他们在低碳环保、清洁生产和绿色发展中大显身手,施展技艺,多推出优质产品和创意新品,提升服务业的层次和品质,为我县的转型发展贡献力量。
2、充分发挥助力乡村振兴的作用。一是将已经只剩记忆和遗存的手工工艺,收集整理成图文音像资料,进入村史馆,保留其史料价值,增强村民的荣誉感和归属感。二是将仍然具有较高艺术价值、但难以产生良好经济收益的手工艺产品,包装成地域品牌,作为宣传乡村文化的展示品和馈赠品,强化对外推介及交流。三是将顺应新时代获得新机遇的手工艺,培育发展成乡村产业,利用其劳动密集型、对劳动者具较大宽容性的特点,拓展成为巩固脱贫成果的增收途径。
3、充分发挥促进全域旅游的作用。全域旅游不是简单地将旅游资源拼接叠加,而是要进行区域内的全概念设计,全要素融入,全方位链接。传统工艺的特性,使得手工工艺的魅力和产品销售,能够快速吸引游客的关注,从而转化成旅游服务的经济效益。将传统工艺整合为文旅融合发展的组成部分,在规划中将其明确为旅游重要节点乡镇的一项重要任务,实现民间手工艺在工艺美术、文化、旅游业中的优势互补,把手工艺特色品牌做精做大作强。激励能工巧匠投入文创产业,培养文创人才,激活地方资源转化的内生动力。要结合“一乡一品”,以传统手工艺为支撑,在重要景点以政府资助的方式,设立工匠大师工作室,现场展示技艺绝活,复制一批特色旅游纪念品,丰富旅游产品种类,提高文旅特色小镇的含金量。